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委联合继续教育学院、高级翻译学院、中东研究所,于4月17日在虹口校区英伦厅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暨四部门联学活动。活动特邀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鸣歧教授作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八项规定精神 锤炼优良作风 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专题报告,四部门党政负责人、教工党支部书记、党员代表参加,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委书记张艳莉、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吴慧共同主持。
赵鸣歧教授从历史维度系统梳理了八项规定与毛泽东“六条规定”的传承关系,强调其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第一刀”的深刻意义,八项规定通过小切口推动大变局,既是刀刃向内的制度革新,更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时代诠释。结合高校实际,他提出“三风建设”实施路径——以党风政风引领师德师风,以校风学风夯实育人根基,指出教育工作者应做制度执行的“排头兵”,让清正教风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隐形课程。
本次联学采用跨部门协同模式,来自四个联学单位的党员代表就《深入学习贯彻八项规定精神 锤炼优良作风 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展开深度交流。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鹿钦佞表示:我们一直都在学习八项规定精神,对相关要求早已熟知,但今天赵教授系统梳理了八项规定的历史脉络,让我们对其背后的深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深受触动。特别是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论述,紧密结合高校教师工作实际,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在知识储备、理论功底、话语表达、情感沟通等方面都要时刻自省,这次学习不仅是思想上的深刻洗礼,更是对自身精神境界的一次提升。
高级翻译学院党委书记葛忆翔分享道:报告内容丰富全面,既结合党史对八项规定做了清晰梳理,又立足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深刻阐释了八项规定出台的现实必要性和深远意义。站在强国建设的高度,让我们更加完整、深入地理解了八项规定对国家治理和发展的重大影响,这对我们做到知行合一具有切实的指导作用。
中东研究所所长余泳以刘宝莱大使一首朗朗上口的白话诗表达学习感悟:“八项规定很重要,大家一定学习好,关键在于抓落实,风清气正斗志高。树立新风新气象,坚定初心不动摇,群众急来求办事,逐一解决见成效。”
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廷佺结合“十五五”规划制定工作指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重任,必须通过学习不断自我革新,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关键要付诸行动,向兄弟院校取经,将目标转化为实际成果。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既要把握共性要求,更要深挖专业特色,实现个性化育人。
高级翻译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李红玉从方法论角度表示八项规定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见微知著的治理智慧,以具体问题为突破口推动整体作风转变。我们要学习这种工作方法,将政治学习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让作风建设真正服务教学科研主业。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吕林通过党史视角指出从延安时期提出的历史周期率之问,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进京赶考”的作风警醒,八项规定的精神实质是党自我革命精神的当代呈现,不是临时政策,而是百年大党永葆初心的制度结晶,在新时代作风建设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最后,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吴慧在总结中指出:本次讲座既有政治高度又有理论深度,对上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我们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教师队伍,让教育真正贴近学生、服务学生。
本次联学活动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转化的有机统一,与会单位达成共识:要把作风建设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以优良党风引领教风学风,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上外智慧。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李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