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观念与视野”清代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

发布者:杨惠宇发布时间:2024-04-25浏览次数:10

随着清代文学研究逐步深化和细化,该领域的青年学者在利用新材料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新观念和新视野,旨在推动清代文学研究的新气象。2024420日至21日,“观念与视野”清代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举行。



此次论坛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和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广州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16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1位青年学者参与论坛,北京师范大学杜桂萍、苏州大学罗时进、南京大学徐雁平、复旦大学陈广宏、复旦大学郑利华五位教授出席论坛并担任评议专家。



开幕式由论坛召集人上海外国语大学胡媚媚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朱建军教授、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陈广宏教授先后致辞,表达了对与会学者的欢迎,以及推动中文学科发展的决心和促进校际学术交流的愿望,并预祝本次青年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论坛共收到20篇学术论文,围绕“权力”“易代”“晚近”“诗学”“词曲”“文章”“诗话”等七个专题,覆盖文学与权力之关系、易代之际的情感冲击和生存困境、晚近文学和思想的新变、诗学观念的衍变与更迭、词曲经典的生成及近世性意义、文章之法及其域外影响、经典诗话的文献价值等重要议题。

北京师范大学颜子楠《意外的谄媚:雍乾官修通志的编撰始末与文化意义》揭示了雍正通志编撰者刻意谄媚皇权的倾向,最终演变成乾隆通志的“去地方化”现象。首都师范大学殷红《诗赋应制与康熙朝庙堂书写权之变动》指出康熙朝应制的兴起,标志着庙堂文人对帝王与馆阁的书写权力,促使清朝文学开始出现新面向。

首都师范大学朱雯《煤山与海棠:崇祯哀挽诗中的形象建构与意象生成》考察了崇祯哀挽诗所折射出的易代之际的文人心态,“煤山”“海棠树”成为纪念甲申之事的经典意象。中国人民大学郭文仪《离乱·困厄·日常:后易代视角下的〈黄媛贞黄媛介合集〉》引入“后易代”视角,阐释了黄氏姐妹文学作品所呈现的生命经验及其对苦厄的超越。黑龙江大学于金苗《清初“遗民二代”的身份认同与建构——以金侃的交接与生存策略为中心》以明遗民金俊明之子金侃为中心,探寻“遗民二代”的文化心态和生存状态。

上海大学刘奕《〈訄书·清儒〉的学术史与思想史二重奏》由《清儒》切入,呈现了乾嘉以后学术的独立性和学者的专业化,章太炎创造了一种历史性的新经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张晴柔《晚清民国上海园林诗的传统与新变》指出园林书写从私园到公园的转变,诗人的幻想和虚构创造了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文学经验。山东大学刘阳河《私情·公情·共情:从徐枕亚〈石头记题词〉看近代报刊题红诗的情感媒介作用》围绕近代报刊上的《红楼梦》题咏,指向以共情、同情和认同为基础的现代国民主体与共和秩序的重建。

上海理工大学翟墨《元代“谥杜”记忆在清代的复显》在梳理清代多种“谥杜”记述的基础上,反思文学史面貌形成背后的多重脉络。清华大学郑妙苗《“声不独运,必托于诗”:“声调”论在元明诗学中的发展》分析了“声调”论的发展及其对诗学理论重要部分的学理化推进。上海外国语大学胡媚媚《清代阳羡文学传统与观念流变:以“长溪诗社”为线索》回顾了清代乾嘉阳羡诗社所反映的诗学观念衍变,这种诗学突进对阳羡词学、文章所建立的文学传统有一种补充。香港浸会大学孔燕君《翁方纲的杜诗阅读与研究——基于文献、阅读史与“过程”的考察》通过还原翁方纲的阅读经历,试图推衍其杜诗学知识架构的形成过程。

复旦大学赵惠俊《南宋后期两浙词人的词作文本网络构建及其近世性意义——以周密词为考察基准点》指出周密及其师友通过各种手段建构文本网络,在世俗化与充分凸显群体个性意志这两个维度上都高度展现出了文学近世性特质。广州大学张诗洋《制造〈刺虎〉与经典终结——兼论戏剧经典生成的偶然性》勾勒了《刺虎》这折戏曲经典的形成、发展和终结,分析表明了戏剧经典化的制造者和消灭者包括演出时机、外部政策、市场运作、舆论效应等因素。

华东师范大学成玮《江南博学风尚:〈近科通雅集〉系列与八股文的“衰年变法”》聚焦于《近科通雅集初编》《续编》,探讨当时八股内容之博、体裁之新以及两者的内在联结。北京大学陆胤《“义法说”原委考——一个古文概念工具的“时间层”》阐明了“义法”的概念演变,既有沿袭前代文章法度之学的“古层”,又有在政治、学术具体语境刺激下强烈波动的“表层”。南京大学杨珂《连珠韵法演进与其“义法”阐微》指出连珠到了清代被视为骈文体式之典范,张之洞对其进行诗体改造具有重要作用。复旦大学龚宗杰《清代辨字书的文本传衍与汉语文法的中日流通》通过《读书作文谱》探讨传统“辨字”法的语文学价值,以呈现更广泛意义上汉语文法的中日流通及其意义。

北京大学胡琦《〈一瓢斋诗话〉原刊本发覆》借助不同版本的比勘,探究薛雪《一瓢斋诗话》的文献源流和知识语境,揭示出了诗学演进的复杂过程和清代性灵诗学生长成熟的重要环节。上海大学郑幸《雅俗虚实之间:〈随园诗话〉与〈子不语〉的互文对读》交代了《随园诗话》与《子不语》从编纂到成书所展现出的“互文”特性,又进一步讨论袁枚有意突破雅俗、模糊虚实的文本尝试,这种尝试所制造的阅读效果有助于编者实现“风行海内”的诉求。

罗时进、徐雁平、陈广宏、郑利华四位教授从论题设计、文本理解、价值判断、理论阐发等各个角度对论文进行了细致的评议,并对青年学者的学术规划提出具体建议。杜桂萍教授在总评中肯定了本次论坛简化流程、凸显学术交流的办会宗旨,以及青年学者在报告和讨论环节所展现的青春气息。同时向青年学者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文学研究应重视文学文本和人文精神,二是文献阐释应重视问题意识和学理意义,三是清代文学研究应重视经典话题和全球视野。


闭幕式上,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宋炳辉教授致词,表示将密切关注清代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的持续发展,积极推进上外与各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论坛召集人胡媚媚对各位评议专家的大力支持和青年学者的积极响应表示感谢。北京师范大学颜子楠代表下一届主办方表达了继续办好论坛的决心。



经过为期两天的研讨,“观念与视野”清代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圆满结束。本次论坛议题集中,视野开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与会学者就推动这一学术平台的持续建设、促进青年学者的合作交流等问题达成了共识。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胡媚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