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杨建文老师给复旦师生做讲座

发布者:程洪金发布时间:2017-10-23浏览次数:612

    我院教授杨建文老师在复旦希德导师沙龙第11期以《书画同源----当毕加索遇见王羲之》为题和复旦校内外的艺术迷们一起探讨艺术创作。现场学术气息浓郁,艺术思想火花喷发不断。

    杨建文教授从文字起源谈起,把三维四维空间、平面立体、过去时进行时将来时、书法绘画、文学诗词、王羲之、毕加索等枯燥抽象的概念融会贯通起来,用生动的语言诠释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艺术世界。

    在谈及创作时,杨教授介绍说,无论创作内容繁与简,都当作“片”来处理,讲究构成,如山水自然。文字部分均是其自创文学作品,并举例说,比如去了某个地方,他会作两个思维转换,其一,感受日常生活中的平凡,转化为具有中国古典文学或诗歌的形式,其二,再根据内容进行意境的创作。他补充说,所谓书法作品的好与坏,并不单单指字的漂亮与否,而是指意境,古时著名书法家蔡尚书邕说,“书法,造妙境也”,直指美学。对于经典艺术作品,他的独到解读,立意之高,赋予了古之艺术经典作品新的生命;逻辑清晰,让听者有启发的信息量极大。

    整个讲座三个小时,讲座一个半小时,交流提问解答一个半小时,交流热切,互动感极强。讲座提问环节,有复旦学子赞叹地对杨老师说,“我是学医学的,您的作品和思想给了我很大启发和面对困境的勇气!”

    有听者听完回答后,微信上总结说,“上海外国语大学杨建文教授的此次讲座,是关于作品产生时的构思来源,要通读中西绘画书法作品及理论才能找到这样的契合点从而产生新的作品,还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等,学会不断的思考从而改变一成不变的固有审美观念,很幸运拿到一张自己的生肖蛇......

    复旦大学的李瑞老师在总结中对同学们说,“杨老师的讲座和作品让我再一次感受到创新与不断突破前人与自我的必要性。大至各行各业,小至我们所学习的每个专业都需要创新。我们复旦大学的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学”和“思”尤为重要,我们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更加重要的是思考如何学为己用,如何创新,否则我们就只能重复走别人走过的路,徘徊不前。每次听了杨老师的讲座,都有不同的感受感悟,像这样有启发性的讲座,还是第一次,以后还得请杨教授再来我们复旦做精彩的讲座....

    作为我院教授,目前承担着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中外研究生的书法教学工作,他将其独到的艺术创作理念融合到中国书法教学中,课程深受学生欢迎。为学院传播中国文化、沟通中外民心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杨建文: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自幼习格律,习西画,后拜李丁陇先生专攻书法。书画同源,融西方绘画手法于书法创作,为现代书法注入了新思维。代表文集《赶墨偶得》、《续墨谣》、《灵予生》、《墨履无声——杨建文书法艺术》